行业新闻丨“对等关税”下中国能源市场的应对与突围

日期 : 2025-04-23

当前,全球能源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政策博弈与技术革命双重洗礼。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 “朝令夕改”,使得全球贸易步入无序化局面,不仅冲击了全球能源市场格局,更倒逼我国能源市场启动新一轮战略重构。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应对之策不仅关乎自身能源安全,更将深刻影响全球能源转型发展进程。

石油市场,多维供应链筑牢安全基石

特朗普政府将抑制通胀作为提振经济的关键战略,其中压低油价被视为重要突破口。今年2月份,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通过增产压低国内能源价格并冲击全球油价市场,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价格在4月初已累计下跌超10%,高盛等投行也同步下调国际油价预期。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3月24日宣布对进口委内瑞拉石油的国家加征高额关税,中国作为委内瑞拉原油最大进口国,成为主要针对对象。这一系列举措也可看出美国正通过国内增产与国际市场干预双重路径调控国际油价走势。

从我国情况来看,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关税政策短期内冲击了中美能源贸易,也倒逼我国加速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2024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5.53亿吨,从美国进口原油约963.97万吨,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74%。在特朗普挑起贸易战之际,我国目前已经削减了90%左右的美国石油采购量,转而从加拿大进口原油,3月份从加拿大进口的原油量飙升至730万桶,创下历史新高。

另外,我国也维护着与俄罗斯和沙特等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确保能源供应稳定。多元化的能源战略,使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灵活性。

天然气市场,全球合作网络编织供应新蓝图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份额相对较低,去年中国仅有6%的液化天然气来自美国。关税生效后美国天然气对华出口陷入停滞,中国更多转向澳大利亚、卡塔尔、俄罗斯等国。今年3月中旬,澳大利亚伍德赛德能源公司与中国华润燃气达成15年LNG供应协议,每年供应60万公吨。“去美国化”的进口结构调整,不仅降低了中国天然气进口成本,更凸显了市场重构带来的意外红利。

另外,通过“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的管道气进口量稳步增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年输气量已达380亿立方米。同时,我国在LNG接收站建设、储气库扩容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增强了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彭博社近期报道指出,中国在液化天然气市场的灵活性,使其能够在价格波动中占据主动。这场贸易变局也暴露了美国能源政策的内在矛盾,特朗普政府一方面推动国内页岩气增产,另一方面通过关税限制出口,导致美国天然气商陷入“增产难增收”的困境。

煤炭市场,纵深布局筑牢资源自主可控

煤炭作为我国资源禀赋最为突出的主体能源,一直在能源安全体系中承担“压舱石”功能。2024年美国对中国煤炭出口量为1213.12万吨,占我国进口总量的2.2%,虽然整体占比较小,但我国的能源战略始终保持着清醒认知,持续通过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强化能源供应链安全及韧性。

2024年我国煤炭进口总量达到5.43亿吨,其中,从印尼、俄罗斯、蒙古、澳大利亚四国进口煤炭总量为5.02亿吨,占比92%以上。印尼凭借其丰富的煤炭储量和相对稳定的供应,长期占据我国煤炭进口来源国的首位。去年我国从印尼进口煤炭2.41亿吨,占比44.35%;从俄罗斯进口煤炭9522万吨,占比17.52%,成为我国北方能源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8324万吨,占比 15.32%;从蒙古国进口煤炭8292 万吨,占比15.26%。

另外,根据《南华早报》4月份报道,蒙古国议会已经批准了蒙古国和中国修建新跨境铁路的协定。报道指出,在特朗普对全球发动关税战之际,蒙古国希望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这条19.5公里长的嘎舒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建成后将使蒙古国增加对华煤炭出口。

由此看来,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压力下,中国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从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等其他国家的进口量来进行替代,另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国内煤炭供应潜力,以弥补美国煤炭进口量的减少,关税对中国煤炭市场的整体供应所产生的影响较为有限。

“对等关税”政策虽带来短期挑战,却加速了中国能源市场的战略觉醒。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用行动证明了能源安全不能寄托于单一渠道的真理。

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对等关税”政策不仅延续了贸易保护主义,更是全球能源竞争逻辑重构的开始。未来,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竞争进入多维化阶段,中国能源产业也将在多个领域实现战略突破,在变局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来自:国能互通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文章来源于公开渠道或经授权许可,转载仅为交流学习、分享观点、资讯之目的,不代表[北方供热建材网]观点。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不符合转载规范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删除。从本网站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网站无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