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丨供热行业资讯快报
宝鸡眉县中深层地热能供暖项目上榜国家转型名单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名单,宝鸡市眉县城区中深层地热能供暖项目榜上有名,这也是全省唯一入选项目。
眉县城区中深层地热能供暖项目,是陕西省整县制中深层地热能集中供暖示范项目,也是关中地区首个地热井群联合供暖项目。该项目以地下1000米—1600米深42℃—52℃的地热水为主要热源,采用“地热能梯级最大化利用+大温差热泵机组+燃气锅炉调峰补热”的多能互补形式,为眉县城区群众提供冬季供暖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洁化供热改造项目建设过程中,眉县通过“板式换热+大温差热泵机组+燃气锅炉调峰补热”的多能互补形式,采取“采灌结合、以灌定采”的方式,实现了地热水尾水100%回灌,真正做到了开发与保护并重。在清洁化供热的基础上,眉县还通过推动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建设环城生态绿廊、推广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方式,不断探索多种能源利用效能,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县城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城区集中供热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2024年3月11日上午,由鲁山县城投集团负责投资建设的鲁山县城区集中供热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县长叶锐出席活动并宣布鲁山县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开工。据热媒获悉,该项目新建热水管网总长度约80km,总投资3.6亿元,以鲁阳电厂为热源点,采用一供一回两根热水管道同沟敷设的形式将热源输送至城区,再通过换热站将热源输送至用户家中。该项目预计于今年11月完成首期集中供热工程,并逐步覆盖县中心城区。
城区集中供热项目是一项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关系民生的“暖心事业”。项目建成后对进一步完善鲁山县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改善群众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直以来,鲁山县国资国企系统积极履行高标准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在重大民生项目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奋力谱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的民生答卷。
山东滨州政府发文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
近日,山东滨州市政府印发《滨州市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方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科学规划,依法管控;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强化监管,保护环境;示范引领,鼓励创新”,全面推进我市地热能开发利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方案》明确了“科学编制专项规划、加强地热能调查评价与勘查、加快推进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有序推进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依法推进地热矿业权出让登记、协同推动‘地热能+’产业化发展、加强监测监管、优化环评服务和备案登记、加大科技攻关和创新平台创建、强化用地用林保障、强化降本增效、加大财税支持和绿色金融服务、强化资金支持、引导推广应用和示范创建”等14项具体工作任务,并逐条细化落实到责任部门,切实做到地热能开发利用政府引导、政策支持。
为优化地热矿业权出让登记流程,《方案》指出“探索推行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等合并编制、合并审查”,“建设地热矿业权审批管理系统,整合地热能项目备案、登记、在线监测数据等信息。”针对财税支持和金融服务,《方案》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村镇地热能供热项目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为资本金”,“支持符合相关标准的地热能利用项目纳入省碳金融项目库,推动资金、工具和项目有效对接,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地热能建筑应用项目,纳入绿色金融支持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储备项目库”。
锡林郭勒盟计划投资14.7亿元实施城镇供热温暖工程
为了彻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供暖问题作为要事紧事,2024年,锡林郭勒盟出台《锡林郭勒盟城镇供热温暖工程实施方案》,计划投资14.7亿元实施城镇供热温暖工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将按照排查、实施、供热、提升四个阶段统筹推进,即新建改造热源新增供热能力127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供热管网349.5公里,换热站114座,提升智慧供热水平。同时,继续扎实开展城镇供热“冬病夏治”检维修工作,力争开栓供热前将上一采暖季较为突出的供热问题全部解决,让“接诉即办”更有温度、更有速度、更有力度,让全盟群众放心安心过上暖冬。
据热媒了解,2023年全盟13个旗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城镇全部实现集中供热,共有集中供热企业28家,热源点28处,换热站618座,供热管网总长度达到2340公里,实际供热面积5829万平方米。同时,还将2023年供热工程举措、“冬病夏治”检维修等工作纳入盟长督办事项,相关部门印发了《2023年锡林郭勒盟城镇供热“冬病夏治”专项行动方案》,通过聘请专家技术指导、实地调研、月调度等方式,督促各地按照“早部署、早落地”的原则,加快推动城镇供暖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当年完成供热管网、换热站等建设改造项目30个,新建改造热源点4个、换热站8个、管网86公里、燃煤锅炉8台。
人大代表建议推动新型智慧供热促进供热转型
据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245亿平方米(城镇供热面积175亿平方米,农村供热面积70亿平方米),其中,清洁供热面积186亿平方米,清洁供热率为76%。全国涉及清洁供热企业8350家,产业总产值9200亿元,从业人员达125万人,清洁供热产业正加速向新型智慧供热产业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九洲集团董事长李寅表示,推进供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既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他指出,目前国家层面缺少支持新型智慧供热推广的指导性文件,地方层面,仅北京、内蒙古等部分地区发布了与推广新型智慧供热相关的政策。大部分供热企业都是根据各自业务特点进行新型智慧供热探索,缺乏指导性、权威性的政策、标准、规范及技术导则。
西安高陵区举行垃圾余热供热项目签约仪式
2024年3月5日,西安市高陵区举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余热供热项目签约仪式。据热媒了解,该项目由西安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8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西安高陵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热电联产项目至渭阳九路段的供热管网敷设等,目前正在制定供热管网敷设方案,计划于2024-2025年供暖季前完工并运行,供热方式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余热资源为主,以渭北供热公司原有燃气锅炉热源为补充。
项目建成后,既能提高西安市高陵区供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又能有效解决冬季天然气气源短缺、气价成本较高等问题,减少集中供热对天然气的硬性需求,优化供热能源结构,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将为高陵区经济发展提供民生供热服务保障。
智慧供热调度系统助力鄂尔多斯供热更智能
春节过后,鄂尔多斯市各地均出现大范围降雪等天气,鄂托克旗的最低气温曾一度达到-19℃,但在鄂托克旗棋盘井镇,升级换代后的智慧供热系统却能保证居民的室内温度高达22℃,温暖了群众的生活,更温暖了群众的心。沈阳核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兼棋盘井项目经理陈宁:本项目在没进行热源替代之前,原供热管网的管道和锅炉由于年久失修、老化严重等问题,经常会出现锅炉爆管和管网泄露的情况,自热源替代完成后,我们充分利用智慧供热调度系统,供热室内温度趋于正常,供热运行情况趋于稳定,获得了广大用户的好评。
在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的同时,工作人员们更加强了实地检查的工作力度。自热源替代工作完成后,沈阳核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制定了详实的检查回访机制,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到供热站点、居民小区进行入户检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整改。
新疆最大热电联产项目喀什华电项目开工建设
2024年2月26日,新疆最大的热电联产项目—喀什华电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地处南疆喀什地区,是围绕南疆能源保供和新能源调峰需要规划布局的重点项目,也是新疆“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主任 吴镝:项目设计年均发电煤耗269.25克每千瓦时,可新增供热能力3200万平方米,采暖期热电比大于50%。喀什热电联产项目新增供热能力3200万平方米,几乎相当于新增一个喀什地区的供热面积,成为新疆地区以热电“联产方式”增加能源供给的示范性项目。
据热媒了解,该项目为“两个联营”一体化项目,联营煤矿和新能源项目。煤电投产后将极大缓解喀什市热源供应,对改善民生供热、支撑南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具有重要意义,为喀什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和“喀什城市圈”提供能源保障。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工程部副主任 董洪光:热电联产项目装机大、发电供热效率高。比如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通过余热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利用,回收的热能可以供给供热系统,如供暖、热水等。这种技术是减少供热系统碳排放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是将能源从化石燃料或生物质转化为电力的最节能的方法。
陕西能源投资35亿元在延安建热电联产项目
陕西能源(001286.SZ)2月26号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陕西秦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拟出资建设陕投延安2×350MW热电联产项目,工程总投资约35.3亿元。
公告显示,该项目由秦龙电力控股子公司陕西能源(延安)圣地蓝热电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进行建设,项目总规划容量为2×350MW超临界燃煤空冷热电联产机组,本工程总投资约35.3亿元,其中资本金占20%,由秦龙电力和延安圣地蓝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按照66%、34%的股权比例出资,其他部分通过贷款融资。
此外,陕西能源还于当日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超募资金及自有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投资建设陕投商洛电厂二期2×660MW项目的议案》。经审议,监事会同意陕西能源投资建设陕投商洛电厂二期2×660MW机组项目,由全资子公司陕西商洛发电有限公司实施;同意陕西能源向陕西商洛发电有限公司增加资本金112,133.60万元,用于陕投商洛电厂二期2×660MW机组项目建设,资本金根据项目实施进度逐步拨付;同意公司使用首发超募资金83,455.86万元用于上述增资,公司按照相关规定规范使用募集资金。其余28,677.74万元使用公司自有资,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28,677.74万元用于上述增资。
行业首例高温复叠热泵加蓄热供热项目投用
2月28日,海尔智慧楼宇媒体样板行第二站来到石家庄,共同走进北国·未来城商业综合体,实地体验了行业首例高温复叠热泵+蓄热供热项目工程样板的创新实践。相比传统低温模块供热方案,该方案实现了项目投资降低18%、电力容量需求减少39%、设备占地面积减少35%,每天运行电费减少2800多元,月度直降约8万元,为当地绿色发展、能源转型带来创新路径。对于方案应用效果,北国·未来城项目负责人表示,该方案比普通低温模块方案节费18%,每年仅电费即可省下约34万。此外,供热效果也很不错,室内温度稳定在18℃以上,确保体感舒适。前段时间的几次寒潮天气也做到了稳定供热,整体效果超预期。
在现场体验过程中,海尔智慧楼宇负责人介绍到,通过应用以高温复叠热泵、蓄热水箱为热源的定制化方案,实现了样板的节能运转。具体来看,蓄热水箱可在夜间谷电时段进行蓄热,非谷电时间则通过水箱放热和热泵供热一同满足供暖需求,通过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节约了运行费用。设备接入智控系统后,还将通过进一步避免管理浪费,实现管理节能。
陕西秦元热力股份公司取得供热管道连接装置专利
2月29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陕西秦元热力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适用于供暖供热的管道连接装置“,授权公告号CN220540522U,申请日期为2023年7月。
热媒了解到,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供暖供热的管道连接装置,涉及管道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的内部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管道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法兰盘,第二法兰盘的内部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该适用于供暖供热的管道连接装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内侧壁与第一管道的外侧壁下端和第二管道的外侧壁上端贴合安装,提高了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性,使气密性更好,隔热层位于保温层的外侧,隔热层为不锈钢材质,具有较高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同时也阻止内部热量的流失,有效提高了供暖供热的效果,以确保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来源:中国供热信息网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文章来源于公开渠道或经授权许可,转载仅为交流学习、分享观点、资讯之目的,不代表[北方供热建材网]观点。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不符合转载规范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删除。从本网站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网站无关。
- 行业新闻丨国家能源局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解读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
- 行业新闻丨3月经济动能超预期,煤炭价格底部反转信号显现
- 行业新闻丨蹄疾步稳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
- 行业新闻丨“对等关税”下中国能源市场的应对与突围
- 行业新闻丨中美关税博弈对我国煤炭市场影响几何?
- 行业新闻丨万亿元级规模!这一技术成低碳产业新增长点
- 行业新闻丨中国能源报:新能源供热助力加速降碳
- 行业新闻丨《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解读之一:加快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节能降碳培育绿色新动能
- 行业新闻丨《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解读之二: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行业新闻丨《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解读之三:加快热泵技术推广应用培育热泵绿色低碳产业
- 行业新闻丨国家多部门力推热泵!央视聚焦四大增长极
- 行业新闻丨即将实施《住宅项目规范》对供热行业有哪些重大影响
- 地方资讯丨5月1日实施!北京立法强制推广可再生能源!双碳目标+供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