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流丨供热季30个热网常见问题!了解集中供热那点事,都在这了!

日期 : 2024-11-29

集中供热热网常见的问题

01 水力平衡

1.水力失调:系统中最常见的现象,几乎所有供热管理单位都面临此问题,常造成末端用户不热而前端用户过热。

2.一次管网失衡:当供水出现平压差或倒压差时,热力站会出现不热现象,影响所供用户。

3.热源交替:有些热力站或热用户可由多个热源联网供热,可能导致供热不稳定。

4.分支阀门开度小:为调节管网平衡,限制中近端用户流量和压差,有时分支或用户阀门开度过小,会致使近端不热。

5.各分支阻力差距大:相邻的两路分支或两栋楼各自系统内部阻力不同,差距越大越难以调节平衡。

6.末端用户阻力大:使整个系统阻力加大,水泵运行状况随之变化,流量减小,致使其他用户不热。

7.末端用户设计不正常:设计失误、施工不当、管理不力、老旧建筑等造成某些用户供热不正常。

8.用户私开阀门:用户自行打开检查井阀门,打乱供热平衡。

9.管理人员操作不当:供热管理人员偷偷调整甚至关闭个别检查井阀门。

 

02新楼原因

10.新楼影响水力平衡:新楼夹在老楼中,可能打乱原先的水力平衡,影响新楼及老楼的供热。

11.新楼阻力大:新楼的楼内系统阻力大(如面积大、采用地暖、分户计量等),供热效果差。

12.位置处于末端:建筑物位于工况不利的末端,供热效果差,若楼内系统阻力大则更甚。

13.外部私自接管网:未与供热管理单位接洽,擅自私接管网,偷取供热能源。

14.内部接分支造成阻力:为节省管材,从楼内系统中接出一个分支,造成后端阻力巨大以致不热。

15.总管径小且未扩管:原总管径小,增容后没有扩管,导致供热效果不佳。

 

03损毁原因

16.支线阀门失灵:支线阀门出现锈死、闸板掉落、大量跑水等现象,需要关闭、报修且暂时不能使用。

17.管道损坏:由于施工或材料因素及年久失修,突然爆管,造成大量跑水,维修时间较长。

18.管网人为破坏:阀门甚至管道等供热设施被盗或被破坏,引起停热。

 

04其他原因

19.初调节阶段:供热运行初期管网尚属于调整阶段,系统压力不稳。

20.管径设计不当: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原因造成管网干线或支线管径小,不满足现状、改造或发展需要。

21.供回水连通:管网中供回水的连通管阀门打开或失灵,造成系统短路。

22.高点窝气:管网应有坡度,沿途的高点应设排气阀并在运行初期放气,否则易影响供热。

23.管网脏堵:施工遗留、年久积存形成的脏堵会影响供热效果,常汇集在压力较小的末端地区。

24.过滤器脏堵:脏物停留在管网中的过滤器中,未及时清理,影响供热效果。

25.保温性能差:施工缺陷及管理不善等致使管网保温性能差,热量损失严重,供热温度不达标。

26.室外管网保温不符合要求:保温层厚度、材料或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或保温层遭到水浸、严重脱落。

27.管道内积存空气:供暖初期,管道内析出的空气增多,若排除不干净,容易造成气堵,导致热水系统循环不畅。

28.管道内杂质多:供暖初期,管道内的杂质可通过加大循环流量的方法将其携带到除污器定期排出。

29.垂直失调现象:部分立管温差过大,导致楼宇部分立管暖气不热现象难以消除。

30.热网水平失调:管网设计时水力平衡欠考虑,造成离换热站近的建筑物水量过多,远端的楼栋水量过少。


这些问题涵盖了热网运行中的多个方面,包括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等多个环节。为了确保热网的稳定运行,需要供热企业和相关部门密切关注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转载自:热电与新能源产业

特别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文章来源于公开渠道或经授权许可,转载仅为交流学习、分享观点、资讯之目的,不代表[北方供热建材网]观点。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不符合转载规范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删除。从本网站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网站无关。


返回